觀塘區介紹
觀塘區是香港九龍最東的一個分區。東面以魔鬼山及安達臣道與西貢區為界,西北以飛鵝山與黃大仙區為界。面積為1,130公頃,人口約587,000人,為全香港人口最密集的地區。 觀塘區包括觀塘市中心、牛頭角、九龍灣、秀茂坪、藍田、茶果嶺、油塘、鯉魚門、四順、佐敦谷等地方。 觀塘區傳統上以公共屋邨及工廠大廈為主,但隨著經濟轉型,各工廠大廈早已空置或改作其他用途,而公共屋邨亦多已重建,成為新式樓宇。 [編輯]歷史 另見:觀塘歷史 觀塘舊稱作官塘,但“官塘”之名其實最遠可以追尋至南宋。由于當時觀塘一帶都是官家的鹽田,即官富場。觀塘區東南的藍田,其實就是過去被稱作“咸田”的地方。1954年才改稱觀塘。 于1950年代,港英0開始發展衛星城市,觀塘區遂被規劃及發展起來。1954年,0于觀塘對出海面展開填海工程。此時大量中國廠商南下到香港設廠,這個填海區亦成為九龍最大的工廠區。1958年起,香港0于秀茂坪、藍田及油塘等地大規模興建公共房屋,其中最早落成的乃觀塘的翠屏邨。及后又有牛頭角下邨、秀茂坪邨、油塘邨、藍田邨等多個公共屋邨。 1970年代觀塘區大規模發展,于1979年,觀塘區人口由1947年的約1000人增至約720000人,乃當時香港各區人口之冠。由于工業區的人流和住宅區居民的增加,港府亦興建地下鐵路觀塘線,并于1979年10月1日通車。當時觀塘區有3個車站,乃香港最早擁有地鐵車站的四個區之一。同年11月,觀塘地區管理委員會成立,為香港首個同類組織。到了1982年1月,香港首個區議會于觀塘區正式成立。3月,0委任了二十五名非官守議員及十名官守議員。4月2日,首次區議會會議在秀茂坪曉光街梁式芝書院禮堂舉行。 隨著社區和人口老化,一些公共屋邨像翠屏邨、牛頭角下邨、秀茂坪邨、油塘邨、藍田邨皆相繼重建,到了2001年觀塘區的人口已回落至約565000人,但在全港各區仍然數一數二。同時由于制造業“日落西山”,觀塘區各工廠亦多相繼空置,地鐵沿線部分改為商業用途,但沿海一帶則仍見荒廢者,而被改作貨倉的亦比比皆是。 [編輯]工業 據說,1950年代開發官塘時,由于居民不喜歡"官"字,所以0順從民意,把"官塘"改成’觀塘"觀塘工業區位于茶果嶺道、偉業街、九龍灣一帶。最早期乃偉業街一帶,1950年代便己有商人在此興建工廠,亦因而帶動了觀塘區的發展。后來工業區伸延至茶果嶺道和油塘一帶,在茶果嶺更加有油庫。九龍灣一帶是在1990年代才開始興建,但當時制造業已經開始“日落西山”,因此所發展出來的,只是一些商業大廈,而觀塘部分舊工廠,更加改建成商業大廈,至于油塘則早已經十室九空。 以下地名與觀塘區面積相當:重慶渝北區天宮殿街道江蘇南京雨花臺區板橋新城福建福州晉安區岳峰鎮吉林長春市二道區八里堡街道安徽蕪湖市鏡湖區赭麓公共服務中心吉林長春市二道區遠達街道重慶涪陵區崇義街道重慶萬州區沙河街道江蘇淮安清浦區清安街道山東濟南市中區白馬山街道江蘇徐州鼓樓區九里街道北京通州區玉橋街道